'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附中校园的
2019年的夏天,天气异常炎热干旱,同事兼朋友几家自驾到衡山的农家小住了几晚避暑。
临走前的那天早上,几个朋友不约而同的早起,想多呼吸一下山上的新鲜空气,想把那自由自在的时间多停留一下。
在夜色还未完全退去的山间公路上,薄雾轻绕的树林中,几片叶子引起了同伴们的注意。当同伴们问我这是什么植物时,我故作神秘的问:你们看看这叶子像什么?然后教给他们一个很好记的名字:马褂木。
那个美好的清晨,我惊喜地发现,在衡山的这条叫不出名字的公路旁,有成片长得非常茂盛的马褂木。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其实在我们湖南师大附中的校园里,也有一棵马褂木,就在科学楼的西侧,校园书店的前面,我们经常从它旁边经过,只不过熟视无睹罢了。
2019.11.06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2019.12.17
最佳观赏时间:4月中旬观花;秋天观叶;冬天观果。(可以参考上图中的拍照日期) 除了生物老师,似乎没有人关注过这棵树。它孤零零地站立在校园道路旁,地面上水泥沥青很厚实,北面是实验室、东面是培训室、南面是厕所,还好西面没有高楼遮挡阳光,所以它虽然长得有些干瘦,倒也还算精神。很是好奇这棵树的来源,特地打电话问已经退休的老教研组长赵志伟老师,他老人家也不知道。
学校最近不断在进行校园绿化整修,有些担心这棵长得不是特别好的树被整改掉,特地作文宣传一下它,对了,它的学名叫鹅掌楸。
鹅掌楸又名马褂木,与一般植物的叶子不同的是,它们的叶子先端平截,或微微凹入,两侧有深深的两个裂片。由于叶形极像马褂,又似鹅掌,因而得名。
鹅掌楸一般是在4-5月份开花,花朵较大,通常呈黄绿色的,底部橘红色,花形与郁金香相像,所以有人把它称做“树上的郁金香”。
鹅掌楸为木兰科、鹅掌楸属的植物,它是古老的孑遗植物,化石证据表明在中生代白垩纪时的日本、格陵兰、意大利、法国地区有着该属植物的分布,到新生代第三纪时鹅掌楸属植物还有10余种,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而经历了第四纪的冰期之后,该属的大部分植物都灭绝了,只有两种存活了下来,即分布于我国和越南北部的鹅掌楸和分布于北美东南部的北美鹅掌楸。'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2019.10.03 浏阳大围山
孑遗植物也叫作活化石植物,它们的起源久远,在新生代第三纪或更早有广泛的分布。其中大部分已经因为地质、气候的变化而灭绝,只存在很小的范围内。这些植物的形状和在化石中发现的植物基本相同,也保留了其远古祖先的原始形状。孑遗植物的近缘类群多已灭绝,因此也是比较孤立、进化缓慢的植物。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邮票中的四种植物:银杏、水松、珙桐和鹅掌楸,是非常有名的孑遗植物,前三者我国特有,鹅掌楸则仅存于我国和越南北部。
看到这,你是不是觉得马褂木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是不是觉得我们应该好好爱它和待它?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对校园的这棵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鹅掌楸,我们是不是要考虑给它松下土、施点肥? 如果能够再移栽一棵北美鹅掌楸来与它为邻,兴许会产生一堆杂交鹅掌楸后代,岂不美哉!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