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具体实践者和直接推动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必须坚持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党支部书记、司长王定华认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照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五部委联合出台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做好师德建设、队伍培养、教师管理综合改革、补强乡村教师短板、倡导尊师重教等重点工作,全面开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一系列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重大战略举措,其中在谈到教育与教师工作时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党的十九大报告举旗帜、指方向,明方略、绘蓝图,是我们迈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坚持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具体实践者和直接推动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必须坚持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从而培养造就又红又专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教育系统,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统揽全局,协调各方。
加强教师队伍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广大党员教师增强“四个意识”,对党忠诚、为民造福;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建设首要任务,引导广大党员教师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员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问题。
重视做好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师生凝聚在党的周围。
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让广大教师心暖气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筑引导学生扣好人生扣子、引领社会良好风尚的中国教师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不仅其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最深刻、最直接的影响,而且其一举一动也往往成为社会风尚的标杆。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让广大教师成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引领社会良好风尚的重要力量。
为此,应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四个自信”。
广大教师应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把握深刻内涵,内化为思想自觉和情感认同,外化为自觉行为和日常习惯,提升价值判断、选择和塑造能力,明辨是非正误,看清真假善恶,注重区分政治原则、思想认识、学术观点等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应多措并举。现在是时候建立全国统一的新入职教师宣誓制度了,以此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强化师德考评,加强师德奖励,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体现奖优罚劣。注重宣传感召,广泛开展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持续推出一大批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3、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夯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优质教育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基础教育阶段,“有学上”不再是突出问题,而“上好学”、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必须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
首先,吸引优秀人才从教。鼓励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高校师范专业提前批次录取,提升生源质量。对符合政策要求的采取到岗退费或公费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吸引和选拔优秀青年就读师范专业。完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调整履约任教服务期限。
其次,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研究启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大师范院校支持力度,适时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办好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
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进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分类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高素质善保教的幼儿园教师、高素质“双师型”的职教教师、高素质创新型的高校教师。
再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统筹推进国培项目,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提升整体素质,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重点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教学技能,高校国培项目注重提升西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强化校本教研,发挥教学名师示范带动作用,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通过领航工程、领雁计划等举措,倡导教育家办学,鼓励教师大胆探索,成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呵护者、创造能力的培育者、创业生涯的指导者。
4、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破除影响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弊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同其他领域一样,教师工作领域改到深处,面临矛盾越多、难度越大,尤其在教师管理方面仍存在不少瓶颈障碍和硬骨头。必须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最大限度释放教师队伍的创新创造活力。
抓住问题要害,聚焦管理顽疾,实施破解之策,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盘活事业编制总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完善准入和退出制度,深化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逐步将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至专科、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至师范专业专科和非师范专业本科、初中教师学历提升至本科,有条件的地方将普通高中教师学历提升至研究生。
制定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鼓励职业院校专设流动岗,聘用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兼职任教;严把高校教师选聘思想政治关,推进职务聘任制改革,实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提高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在中职学校设立正高级职称,将职称评审权下放到高校并做好相应监管。
深化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和师德要求,努力扭转中小学单纯以升学率和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的倾向,努力扭转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静心研究学术。
5、补强乡村教师队伍短板弱项,努力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战,短板和弱项在乡村。斩断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根本靠教育,关键在教师。必须培养造就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努力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切实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倒排工期、跑表计时,力度不减、尺度不松,确保每一项政策举措落地生根、见到实效。加强培养补充,鼓励地方政府和相关院校采取多种方式培养“一专多能”的本土化乡村教师;逐步扩大“特岗计划”招聘规模,适时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加强培训提升,优化乡村教师培训内容方式。
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编制配备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倾斜。推进交流轮岗,深化“县管校聘”制度改革,引导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流动。
着力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补助标准。加大周转房建设力度,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纳入住房保障范围,让乡村教师住有所居。关爱乡村青年教师,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予以倾斜,稳定乡村青年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6、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
一个国家是否尊师重教,决定其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一个民族是否尊师重教,决定其赓续的前途和命运。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各地各部门及社会各界都应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尊师思想,身体力行,切实增强广大教师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逐步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一是摆上重要位置。推动尊师行动融入各级党委和政府治国理政实践中,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教育规划、经费、政策、资源等要素优先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
二是改善生活待遇。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确保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提供有效健康服务,让教师健康工作、幸福生活。
三是提高荣誉意识。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管办评分离,充分发挥教师办学治校主体作用。完善荣誉制度,深入做好教学名师、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教书育人楷模等评选推选活动,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四是厚植尊师文化。大力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优良尊师传统,构建新时代尊师文化体系。加强尊师教育,把尊师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帮助孩子从小埋下尊师的种子,坚决杜绝辱骂甚至殴打教师暴力事件的发生。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营造尊师光荣、鄙师可耻的社会氛围。
总之,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依照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五部委联合出台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全面开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本文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在中国教育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上的致词基础上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