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杰出校友严钦博士在癌症研究领域获得新突破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Marcus Bosenberg博士表示:“为了帮助癌症患者,我们迫切需要找到能提升免疫疗法效果的新策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癌细胞对免疫疗法的耐药性是如何产生的。早在10多年前,耶鲁大学医学院的严钦博士就和其他科学家共同发现了一类在癌细胞的免疫逃逸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家族KDM5。此后,严钦博士长期研究KDM5酶在癌症中的作用。他的团队已经在乳腺癌等小鼠模型中证实,KDM5酶对于耐药性的出现起到了重要作用,敲除编码KDM5酶(包括KDM5A与KDM5B)的基因或者是使用KDM5酶抑制剂,可以激活干扰素信号通路,增强免疫应答。


在小鼠模型中,研究团队也证实了对于MMVL30基因等内源性逆转录因子的抑制,是如何最终影响干扰素的释放的:这些内源性逆转录因子表达的减少,抑制了RNA和DNA感应信号通路,而这些通路是激活I型干扰素的重要环节。最终,对于缺少I型干扰素的黑色素瘤小鼠模型,结果就是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效果十分有限。

“这些结果令人振奋,我们发现了一些此前很少受到关注的遗传因素在免疫应答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且为增强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能力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严钦博士表示,“我们的研究还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克服目前癌症的免疫疗法中存在的耐药性问题。”根据这项研究的结果,整个过程的起点——KDM5B酶和SETDB1酶——将成为开发针对性疗法的重要靶点。从这些蛋白质分子中,未来的研究或将帮助大量患者找到真正有效的全新免疫疗法。
校友简介:

严钦,男,我校首届(1991年)理科实验班(146班)毕业,2002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师从Dr.William G. Kaelin Jr.,为最早发现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科学家之一,在Cell, Mol Cell, Proc NatlAcad Sci U S A., Cell Reports等以以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为耶鲁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来源: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 图文:焦畅 审核:谭伟 终审:陈迪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