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华社】全国教育专家共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新华社客户端长沙4月11日电(记者 谢樱)4月10日上午,2025全国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幕。全国教育专家齐聚长沙,一起探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路径,分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优秀案例,为全国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本次论坛由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明德云学堂联合主办,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活动为期2天,包含10场主旨报告、一场主题为《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大家谈》的圆桌会议、九大学科18场课例展示。活动围绕“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难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困惑与实践”等内容开展。4月11日,著名数学家、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先生还将做《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的主旨报告。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谢永红说,国家正处于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需要回应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对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急切需求。在“双减”政策实施后的教育生态中,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既是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破除“千校一面”难题、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厚植创新基因,已经成为关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议题。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黄月初说,本次论坛将通过三大维度践行论坛使命:一是战略衔接,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响应“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以高中多样化发展回应普通高中发展新路径;二是机制突破,探索“学段衔接”“学校协同”“学科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新实践;三是湖湘实践,依托湖南师大教育学一流学科优势和附属中学“建设研究型高中”的学术治校新范式,构建“师范引领+高中创新”的协同平台,为普通高中协调、高质量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贡献湖湘基础教育智慧。
围绕“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这一关键议题,重庆市育才中学、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来自省内外的7所中学名校校长圆桌畅谈,分享办学育才智慧,在思想碰撞中共探教育发展之路。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从小抓起,要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基点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说,论坛的举办为各方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有助于汇聚智慧、凝聚共识,共同推动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
原文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490545?docid=12490545&newstype=1001&d=134ff2b&channel=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