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勇夺第64届国际数学奥赛金牌的长沙学子,被网友直呼 “眼神和韦神一样”

发布:管理员 来源:未知 日期:2023-07-16 人气:
       
        湖南师大附中梁行健同学勇夺第64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金牌。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琳静 舒文 通讯员 梁文婷
  “他的眼神和韦神一样啊”“湖南教育真牛”……7月12日,第6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在日本千叶县落幕。梁行健等6位中国国家代表队队员全部获得金牌,中国队实现团体总分“五连冠”!7月14日,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梁行健,因其非常具有特点的发言和神情,数千网友直呼是长沙的“韦神”。
  作为今年五大学科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我省唯一进入国家代表队的选手,梁行健不负众望,带回了我省今年唯一的金牌。(注:五大学科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这块来之不易的金牌,意义非凡,它捍卫了湖南作为教育强省、竞赛强省的地位。”湖南师大附中校长谢永红如是说。
  夺冠时刻
  没人敢来打听中国队的成绩

  7月14日下午,站在记者面前接受采访的梁行健有些腼腆。他说话的语速有点慢,但极具逻辑性。湖南师大附中党委书记黄月初评价:“慢条斯理中体现极度的冷静。”
  梁行健同学用最平静的语气回顾了夺冠时刻:“中国队六名队员全部拿到金牌,我们都没有特别兴奋。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我们正常发挥就能拿到金牌。”
  据悉,第6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比赛,总计有114个国家及地区参加,参赛选手共618位,是历年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比赛。今年美国队派出了堪称近10年的最强阵容,六名选手全是华裔,东道主日本以及英国、越南等同样阵容强大,所有队伍都瞄准了一个目标:中国队。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自然难度可想而知。根据比赛规则,参赛选手要在连续两天内解答6道题,满分为42分,有两位队友拿到了满分,梁行健拿到了41分。
  “这次竞赛过程中,有没有人中途来打听中国队队员的成绩?”有人好奇地问,“谁还敢打听中国队的成绩啊,没人敢来打听!”梁行健的细节分享逗乐了大家。
  梁行健说,自己接下来会去北大数学系继续做理论研究,说到自己很快可以见到偶像学长“韦神”,“很兴奋!”
  回望来路
  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见证

  看似赢得云淡风轻,实则每一块金牌的背后都是来之不易的。
  梁行健从小喜欢阅读,“只要我想看的书,父亲就会帮我买来。”因为妈妈是湖南人,家人在发现他的数学天赋后,就在长沙买了房子,从合肥来到了长沙的附中博才求学,初二走上了数学竞赛之路。中考后,梁行健以优异成绩被湖南师大附中录取。
  搞数学竞赛是枯燥的,也极度磨砺一个少年的心智。最初接触竞赛时,梁行健考过零分、十几分、二十几分。而且,就像所有普通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那样,梁行健面对的挫折也并非一次。要进入国家集训队,必须先进入湖南省队。高二那年,梁行健因发挥失常无缘省队,这让他一度怀疑自己的实力。但是,竞赛队的教练、学长、班主任、同学都来给他打气,鼓励他,让他心态越来越沉静。
  “孩子数学竞赛教练汤礼达跟我说,我只要管好孩子的生活,学习的事就交给他们。”梁行健的母亲告诉记者,湖南师大附中有着完整成熟的竞赛培养体系,“孩子能够培养出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妈妈陪读的经验是:“只需要静静地陪伴、默默地等待,不焦虑,相信他,理解他,不给他来自父母的压力。”
  用一个梦想组建一个团队,用一个团队去实现一个梦想。
  2021年暑假,受疫情影响,学校无法在校集训,教练汤礼达毫不犹豫地把学生带回了自己的老家辅导。在那些不能出门的日子,师生一起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
  “8 月10日是行健的生日,那天他一直都在学习做题整理笔记,没跟我说自己当天生日。我后来是发现孩子自己画了个蛋糕给自己庆生。”汤礼达老师回顾学生在数学之路不断攀登、挥洒汗水的过程很动容。
  发挥优势
  为新时代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任务。
  长沙被网友们誉为“学科竞赛第一城”,位于桃子湖畔的湖南师大附中更是有着“金牌摇篮”之称。截至今年,该校在五大学科竞赛中共获得国际金牌36枚、亚洲金牌12枚,国际奖牌总数居全国第一。今年湖南省“两会”期间,谢永红作为省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提案》,针对目前该领域面临的具体问题提出建议。该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引起了高度重视,近期省市教育部门均专门出台了相关举措。
  谢永红表示,跟踪该校多名竞赛生进入大学后的专业选择来看,大多数都选择与自己参加的竞赛学科一致的专业,选择了国家目前急需的基础学科的研究。
  “目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湖南师大附中将充分发挥省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建立起早发现、早遴选、早培养的机制,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谢永红说。
        原文链接:https://www.icswb.com/default.php?mod=newspaper_article&a=detail&newspaper_article_id=1793687